學行寶寶咬人的跡象:如何糾正小朋友的咬人行為

啃咬是18個月至三歲孩子十分常見的行為,這表現除了大多能反映出學行寶寶的心情外,亦顯示出孩子在這時期的表達語言有限。五歲孩子或會懂得說:「別碰!那是我的!」,但年紀還小的孩子就可能會用牙齒來保衞他專屬的領地。

為甚麼孩子會咬人

小朋友咬人對於父母來說是個敏感的話題,似乎都會視之為沒教養、沒禮貌的表現,亦有很多父母認為這代表孩子出了狀況。數到最不受托兒中心歡迎,甚至連生日會也要剔出邀請名單的,莫過於會咬人的孩子。有時當孩子感到興奮甚或是高興時也會咬人。處於這個年齡階段的小朋友,通常在行動時都不會想到所帶來的後果。事實上,當孩子咬別人時,咬人的一方通常跟被咬的一方同樣驚訝和難過。

幫助糾正咬人的孩子

一旦發現您的孩子咬人,應第一時間跟他說明情況。由於學行寶寶的專注力很短暫,他們需要清晰及即時的回應。應避免使用「現在,對您的妹妹好點 。」這樣意思含糊的句子,因為您的孩子未必知道這與咬人有何關係。

試試這樣說:停止!我們可以咬蘋果或者三文治,但不可以咬人!

回咬孩子一口是沒用的,這種「以牙還牙」的做法只會教導孩子咬人是可接受的行為,他不會明白父母這攻擊行為的意思,大概只會嚇一跳,不會吸取甚麼教訓。

輯錄自 Lawrence Kutner博士編著的《Toddlers and Preschoolers》(Avon, 1994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