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產知多點
大概有十分之一的嬰兒會早產,而科學及醫學對這種情況的認識正與日俱增。
甚麼情況下BB會被視為早產? 足月BB會在媽媽最後一次經期後約40周出生,但在38至42周之間出生的BB仍被視為足月。
當BB在懷孕37周或之前出生,就會被視為是早產嬰。
如何計算早產嬰的年齡? 早產嬰的妊娠年齡 是指BB出生時在子宮內停留的時間,計算方法是依照媽媽上次來經的時間及BB出生時的成熟特徵來決定。而 實際年齡 是從出生一刻開始計算。矯正年齡 則是把實際年齡因應早產周數作調整。當討論話題是BB的發育情況時,矯正年齡會是較常被引用的一個,但實際年齡就最適合用來計算見醫生及打防疫針的時間。
導致早產的成因是甚麼? 已知的風險因素只能解釋大約一半的早產個案,這些因素包括尿道發炎、呼吸道疾病及陰道炎症。因此,利用種菌方法作測試十分重要。在產前或生產時進行治療,有助防止嬰兒感染發炎。此外,牙肉問題及未經發現的病毒感染也可以引致早產。
多胞胎 雙胞胎、三胞胎或以上都很難足月出生。雙胞胎有25%至50%機會早產,而子宮內每多一個貽兒,早產風險就更高。
先天異常 發育異常會導致早產,而超聲波能有助發現這類情況。若胎兒在出生前需要介入治療,醫生可能會計劃作提早分娩。
媽媽的狀況 當媽媽的子宮或子宮頸出現異常,或患有慢性病如腎病、妊娠毒血症/子癇(一種與懷孕相關、會引起高血壓的疾病)、或糖尿病,又或者胎盤功能差、出血或受損等情況下,通常都需要讓BB提早出生。生產方法可能是剖腹產或引產,視乎媽媽及/或BB的情況而定。
其他令早產機會增加的因素。 包括有:
曾經有早產經驗的女性
距離上次生產僅六周或不足六周內再度懷孕的女性;
受孕時體重過輕、或懷孕期間增重不足20磅的女性;
媽媽過於年幼或年逾40;
需長期站立工作直至懷孕後期的女性,或需要從事重型體力勞動、身體或情緒承受巨大壓力的女性;
關於早產的迷思 大部分早產嬰兒的爸爸媽媽都會質疑,也許是自己做錯了什麼,才令BB早產,並為此感到內疚。但在大部分情況下,根本就無法避免早產。但這些迷思依然流傳,包括:
在懷孕後期行房
憂慮
負面思想
與伴侶爭執
乘搭飛機
飲食不良
游泳
生產 大約有20%的早產嬰兒是因應媽媽或BB的狀態而有計劃地選擇早產,以減輕分娩時的壓力;有些則經引產出生。另有大約30%早產是因胎膜破裂,而約有一半的早產嬰則是經早產分娩出生。
當胎兒受到壓迫,這情況稱為胎兒窘迫,醫生就會提出開始分娩或剖腹產。
如果媽媽身體情況帶有高風險因素,而早產需要又迫在眉睫,她可能會被送到高風險中心分娩。這麼做可以令她和BB都得到所需的特殊照顧。
預防早產 雖然早產無法被完全避免,但良好的產前及醫療照顧有助減少早產個案。
任何帶有高風險因素、患有慢性病、或出現急性健康問題的女性都應及早見醫生,並定期覆診。良好的營養、適當的增重、停止吸煙或服藥都有助減少早產風險,及早發現隱性炎症也有幫助。
加入成為Pampers BB會會員領取: